张 浩,刘 洋.脊柱韧带骨化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[J].中国脊柱脊髓杂志,2015,(6):553-557.
脊柱韧带骨化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
中文关键词:  
中文摘要:
  脊柱韧带骨化性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的多因素迟发性疾病,起病隐匿,常引起脊髓和神经根病变,以多种脊柱韧带骨化为特征,包括后纵韧带骨化(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,OPLL)、黄韧带骨化(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,OLF)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大症(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,DISH)[1]。亚洲人群中OPLL尤其多见,日本的发病率为1.9%~4.3%,美国、欧洲等地发病率仅为0.01%~1.7%[2]。OLF多发生于中老年人,以下胸椎最为常见,男女的发病率之比约为3∶2,男女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1岁和68岁[3]。DISH常见于老年男性,欧美报道较多,男女发病率约为2∶1[4]。OPLL和OLF的发病率、发病部位、发病年龄、病理变化等相似,具有较高的合并发生率,并且发病机制目前还不甚清楚,仍处于探索阶段。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,近年来对该类疾病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,笔者就该类疾病发病机制的进展综述如下。
Research progress of pathogenesis in spinal ligament ossification disease
英文关键词:
英文摘要:
  
投稿时间:2015-01-22  修订日期:2015-06-04
DOI:
基金项目:
作者单位
张 浩 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200003 上海市 
刘 洋 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200003 上海市 
摘要点击次数: 2170
全文下载次数: 1903
查看全文  查看/发表评论  下载PDF阅读器
关闭